刘智辛:为什么舍弃短线?中长线到底好在哪里?: K7 l8 u" _* D+ ]" R% j! r, N
# t0 K6 o0 U: J$ @
为什么那么多人做短线呢?
& g' U. d' r# j9 k3 N/ a$ u' k" s- |5 `
“一定要牢记在心,有时候经纪商无意识地成为许多投机者失败的根源。经纪商的生意是赚取交易佣金。除非客户交易,否则他们挣不到佣金。交易的越多,佣金越多。投机者应该交易,而经纪商不仅欢迎他们交易,甚至常常有意鼓励他们过度交易。不知内情的投机客把经纪商当成自己的朋友,很快便开始过度交易。一旦投机者染上了这种嗜好,极少有人能够足够明智地自己罢手。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制力,失去了与众不同的平衡感,而这两者对成功来说都至关重要。”——摘自《股票大作手操盘术》第四章倒数第三节。
5 Z0 |. K. O1 z) N / A0 x9 t; J/ s
以上摘录内容便很好地回答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短线。如果你也是这样,那么认真的想一想,鼓励你做短线的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 H w$ c' A( o5 @9 _
- q9 l: z) g. q$ I( I, t 什么是盈亏比和成功率?
+ f0 P0 i9 V! _ ]/ w y3 T( o; G
4 M* D% X3 V# i 长期稳定的盈利,一定要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刘智辛提倡大家做中长线,远离短线交易,自然有强大的理论基础。最近越来越多关注我的朋友,决定抛弃短线,转做中长线,这令我感到很欣慰,同时有很大的成就感,也让我感到自己现在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
( Z! B' B( ] V/ @& g9 b
2 j0 D! b! \9 t" _! v8 b. H, H 稳定盈利,需要盈亏比和成功率共同作用,而盈亏比的作用超过成功率。我认为,盈亏比对于稳定盈利的贡献至少占比70%,成功率仅能占比30%,而且这只是比较保守的说法。% R/ w4 F& I Y/ Y; [
0 p2 h4 \7 k5 N! t0 G( l# A& R" z 什么是盈亏比?举个例子,用5块钱的止损博5块钱的利润,盈亏比就是1倍;用5块钱的止损博15块钱的利润,盈亏比就是3倍。盈利的金额/止损的金额=盈亏比。" s" k# U' u0 ?$ t! Z( z( f3 x
0 f! T% W$ V0 o; n 什么是成功率?举个例子,10次交易5次止盈5次止损,成功率就是50%;10次交易7次止盈3次止损,成功率就是70%。成功止盈的次数/总交易次数=成功率。
- x* l6 }( U1 v& l
. U- D2 H, G4 b& g+ s- o 稳定盈利的条件:
9 K% U0 i% w% x2 W
4 C3 Q( w: D: Z5 `3 K ] 1倍盈亏比,51%成功率便能盈利;0 j$ |# r& {/ T
+ Z6 D5 R7 u: [$ d, N; {/ v
2倍盈亏比,34%成功率便能盈利;
; V; g- L2 |) F4 ^: C. r" O j6 |8 o. v' o0 R6 S# W3 v5 M
3倍盈亏比,26%成功率便能盈利;# I9 P# f" y+ K: K6 U1 [) e6 Y
4 L: D4 l% S! H- ~3 e" x
4倍盈亏比,21%成功率便能盈利;
: G& o# j% \9 v) Z" z
* h5 Q Z9 R4 C3 u! E/ J/ b \ 5倍盈亏比,17%成功率便能盈利;
0 G% i0 M4 Z6 ?, V/ @# N- {' X+ J2 p+ j9 W% z, x7 C, u" M% @
6倍盈亏比,15%成功率便能盈利;& K* v6 x4 x4 d$ {
1 D1 H% S# C) ^% w
......2 W5 C$ W# r% A* b* B/ u2 y# H& P
( V5 q- l7 `4 E' Z
9倍盈亏比,11%成功率便能盈利;' K Q) g6 B7 I! P+ G/ @
$ N$ \1 l a' V" a, s$ b 10倍盈亏比,10%成功率便能盈利。
3 i% U+ b% a" b# _- ~
1 S/ Z" u; _+ t, D7 P( G& ]5 g 从稳定盈利的前提条件看,盈亏比越大,对成功率的要求越低。
. Y$ i9 \+ b, m0 |: `' p 1 c- g) w: P$ ?# P9 H
最理想的交易系统,既有大盈亏比,又有高成功率。理想没有边界,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定不会错,然而现实中却不存在完美的交易系统。因为,盈亏比和成功率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体。而解决矛盾的唯一方法,刘智辛认为就是巴菲特的“打卡理论”,这不是本文的重点,今天就不做赘述了。
4 }( z1 g- ]* @/ h' Q5 M% K9 Q" _6 _) m1 q& o
关于短线、中线、长线的定义,我有自己的区分规则,之前也有过介绍。这里简单回顾一下,短线的盈亏比小于3倍;中线盈亏比介于3-6倍之间;长线盈亏比大于6倍。短线不隔夜,中长线需要隔夜。, Q6 c5 Z' `. f1 o
8 L( e; L# Q; D8 ^( T5 s; U9 S 那么,中长线到底好在哪?
4 C8 ?4 r0 Z, R; a
0 ~5 i5 e" o. y+ T( n. F 我们用最简单的数学计算来做一个最公平、公正的数据比较。数据说话,更有说服力。/ H! O+ F9 k9 {+ Q+ s2 k: x
# M+ t" d% O* h* @! X 以从市场中赚取100块钱为目标,那么我们用5块钱的盈利作为短线交易的典型,以20块钱的盈利作为中线交易的典型,然后来做一个公平的数据对比。
& B! c- r4 s3 |, }6 p7 B% u
5 _4 A2 H2 R% ^. p 首先以做短线为例,盈利一次赚5块钱,那么根据短线的盈亏比,止损一次则亏损亦为5块钱。假设成功率为70%,那么每10次交易获利20块钱,最终获利100块钱累计交易50次。若成功率提高到80%,则需要交易34次。若成功率提高到90%,需要交易25次。
( F6 g0 N z. k1 H" M' k/ l+ u" v/ S0 c9 \! O; g
我们再以中线为例,假设盈利一次赚20块钱,止损一次亏损5块钱,成功率40%,则需要20次交易;如果成功率提高到60%,仅仅需要10次交易便可达到100块钱的目标。: h% n/ [6 B0 T' l! d
) L# a" g1 q( x7 z, |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5块钱的短线,即使成功率高达90%也需要25次交易才能达到100块钱的目标;而20块钱的中线,即使40%的成功率仅交易20次便可达到同样目标。
9 i# a5 N8 q5 k* q0 K' B' l6 w7 H9 ~- P4 g0 A6 t
从成功率的角度比较,40%的成功率与90%的成功率,哪个更难,显而易见。无论是中线还是短线,追求高成功率都是一大挑战,然而提高成功率最好的方法却是尽量减少交易次数。但是,短线交易,想达成目标,必须要多多交易,同时又要求很高的成功率,因此,以做短线来达到目标难度可想而知。然而多数人并未参透其中道理,结果便是陷入到短线的泥泞中无法自拔。+ X) ]4 D' o* P$ p6 U# A! W
: @% A Z4 Q6 Y. _" G4 T$ y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巴菲特的“打卡理论”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5 d- s; E% C3 H3 V4 j) J- T A
5 i6 [* W2 o7 R& O1 K* O, N 相较于短线交易,中长线交易的好处是,同样的目标交易次数少,成功率要求不高,相对较轻松,更适合普通交易者。短线交易,说白了不过就是经纪商为了让投机客过度交易来产生高额的手续费为目的从而向投资者灌输的糖衣炮弹。
, h8 j! Y. M- e9 M4 y) ~% G
0 K2 R% n4 S7 Q3 `9 n0 U. j5 u 上述列举的数据仅仅作为静态的分析,交易的执行最终会落实在未来的动态行情,所以实际的交易结果和静态时的分析结果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实际的交易中,盈亏比并不是固定值,动态的行情对应动态的盈亏比,假设只做盈亏比大于4倍的行情,那么盈亏比平均值一定是大于4倍的。此外,实际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保本的单子,它们既不属于止损也不属于止盈,这类单子如果也统计在内,那么得出的成功率便不准确,因此实际统计中应该把保本的单子剔除。
7 p/ K3 v( @6 j
/ H1 [5 ]! L8 h 本文刘智辛(微信:qgf9696)不仅跟大家分析了稳定盈利的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明白短线交易实际上比中长线交易难的多。希望通过阅读本文,能够真正帮助到一些正在迷途中的短线投资者认识到自己的误区,并及早回到正确的投资道路上。 D% K Y, b1 l
) {! L9 N# h: u7 o. q5 n. F }5 a, d/ \$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