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交易者习惯说震荡和趋势,或者,换成均衡和失衡,更贴切一些。
- M( h7 ~9 y# o+ R
; ?5 R7 Y& ]8 a# C1 u$ @( q- I' K2 I5 A5 \1 G
关于价格,有什么是我们确实知道的?刨除那些人云亦云的假设,我想,只有一个:它总是在变,或者说,它是波动的。 7 h: U @9 e2 L$ c6 W
既然是波动的,就有波动性,就有波动性的收敛和扩张。这二者分别对应市场的均衡状态和失衡状态。
0 ^0 K4 ]/ G6 _3 A8 c: t交易可以换一个角度,不需要考虑长期趋势、中期趋势、短期趋势,或者我们甚至可以把趋势这个字眼拿掉。自然地,作为其对立面,震荡也可以拿掉。 9 P: m, O- z1 ? [
当价格处于一种均衡的波动状态时,是没法赚钱的,这是市场高效运行的状态,他非常精明,精于算计,且耳聪目明,知道实体经济中所有主要信息,并且都做了评估,因此给出的报价非常合理,没有套利空间。
' x$ T6 g8 \$ t# v, I' M$ a这里所谓的均衡,也是一种相对宏观的描述,市场总是在变,绝对的均衡是不存在的。就好比地震之前的大地,看似平静,其实细小的震动一刻都没停止,只是各种力能够彼此克制,还能维持住稳定。
) Q( _3 ]# J3 i( x; w1 G作为告诉,要等待的时机,是失衡!失衡是由于实体经济中发生了新的事件,该事件可能事发突然恐慌,或者超乎预期,也可能是前所未见,总之,市场之前不知情, 知情了以后评估不彻底,反应不充分,于是给出的报价不合理,需要持续修正,如此就产生了一波持续的行情,到行情的后期,市场矫枉过正,可能陷入非理性狂热,给的报价就更离谱了 / ^# z* N) L& G
任何人要想从交易中赚钱,都必须在买入和卖出之间获得一个价格差,只有在失衡状态,我们才比较容易捕获这个价格差。这也是消息面的意义。守株待兔的故事,耳熟能详,我之前也写过类似的东西,波动性收敛到极限,就是我们要守的株。这里是均衡的结束点,也是失衡的启动点。 $ r7 U% d l0 H
我们要明确自己来到市场究竟想要赚什么样的钱?对我来说,赚的就是波动性扩张的钱。
9 A* k8 ~: b2 Y. j# x5 Q0 k当波动性扩张到极限并进入收敛时,就是离开的时候了。
c# I6 {+ B" d, d" j2 K( Y% r一个大周期的收敛和扩张,可能需要几个月来完成,因此,对应的一个品种,一段时间内只有一两次长线交易机会,也可能完全没有机会。 具体的技术工具可以参考布林通道,这个指标很优秀,思路很简单,思想很深刻,是我最喜欢的指标之一。我对他做了一些改良,用起来更舒服一些,其实不改,参数调整到自己舒服的位置,用起来也完全没问题。
6 K# d3 Y( }3 j) G+ h$ _ ?$ Y采用布林通道或者其他类似的波幅过滤通道,在任意一个时间点,即任意一个交易日,做个截面,市场被指标从上到下,划分成了4个区间:
) ^# U* c C) z2 O" T6 R5 T( w! l5 u( x. J [
0 l5 p0 n7 j5 p
; _$ Q, E' H) E
0 z1 l$ Z# F( ^. c0 R. ?% P2 N/ g. z; p0 E
' r8 x: H8 J9 R3 t& I2 y# ^. O强势、偏强、偏弱、弱势。 强势和弱势,看做失衡,而偏强和偏弱,看做均衡。 + N# G, I) E9 l
价格几乎不会跳跃一个区间,而进入另一个,基本上,在流动性充沛的大资金市场,价格都是依次在相邻的区间之间游走。所以,强势和弱势区间的价格,有2个选择:留在原地,或者进入偏强、偏弱区间。而处于偏强区间的价格,有3个选择:留在原地、进入强势、进入偏弱(处于偏弱区间的价格同理,也有三个选择)。 " k1 o0 h8 d" N( Z, G M
所以,当价格进入强势、弱势区间时,表面市场进入失衡状态,此时介入,后面只有2条路走,如果维持强势、弱势,那么当然很好,如果不够强、不够弱了,就退出交易即可。可能会有一些损耗,即止损。 0 g: q( Z8 e) m* R9 N0 n: z2 C L& z
我最喜欢的是价格在均衡的区间内长期徘徊,波动性不断地收敛、收敛、收敛。 凝聚于一点,几乎要爆了。 这是最令人期待的时刻,大级别的收敛极限尤其令人心醉! / D2 O$ R+ h4 z0 s
由此一来,我做交易的主要模式改变了,K线组合、形态分析、轨道、交叉、震荡指标,都不是要紧的,甚至可能是一种干扰。 - j( y$ s) w. Y4 W! ^2 g' |+ `4 O
价格走到今天这一步,市场过去走过什么路,重要吗?以前我认为很重要,因为要研究“趋势”嘛,趋势,趋势,不走一波,怎么知道有趋势?海龟是最经典的趋势交易法则,创出50日高点……如果不是涨了一波,怎么能创出50日高点?既然已经创出50日高点,势必已经走出了某种程度的趋势,我们期待这个趋势能延续下去,所以叫做趋势“跟踪”。
0 h( {( @ U- F' L3 g现在我的想法有调整,我所追求的不是趋势的延续,而是诞生。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趋势生于震荡,失衡生于均衡。我知道该聚焦什么,该忽略什么。正如上文所说,很长一段时间单品种的交易机会很少,看盘压力很低,劳动量大幅降低。
' v- Y0 o9 ^, S/ w诞生与跟踪,二者不矛盾。波动的第一次扩张,算是诞生,休整之后,下一次同方向的诞生,客观上有一种“两次中级趋势可合并看做一次更大级别趋势的不同阶段” 之效果,即长期趋势、中期趋势、短期趋势云云。而如果下一次诞生的失衡,与上次方向相反呢?传统上则被称为“趋势反转”。 这些都是人工加上去的名相。 * ?9 o# H5 w8 {$ H3 V
这意味着我对市场的基本模型,在看法上发生了改变。传统上是“四季理论”:市场完整的轮回包括4个阶段,即春夏秋冬。或者说,筑底、上升、盘顶、下跌。
9 I* Z: _. X9 u
$ p1 ]7 X _4 E% P+ a / \; z7 [1 g4 S/ ]$ s! |; u
. u6 a2 x9 ?) m- {+ D }
现在进一步简化,就2步,扩张、收敛、扩张、收敛、扩张…… 至于方向,并不是要紧的,到临界点上,博一把就好了,或者等待标志性的突破出现即可!
; z- \0 v; h' `7 u
+ s8 v: e w' h, ~" Q' `6 g5 Y: f, {) k& w8 M" w, A! O/ v
' w0 Q" Q6 l3 o5 b# z/ S) L3 A
作者:金承浩(威信:macd1668) * _! i" g0 O- A9 }3 b8 ^9 |& m5 b
7 j0 I+ }& c0 |4 I+ y( }0 [( ^
3 D5 ?) b7 q9 g7 Q3 r" V
/ ?; J3 X( T- H |